心灵净土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3711|回复: 0

白话佛法1/32学佛要旨-智慧语(二)-fyfy选摘

[复制链接]

942

主题

942

帖子

8505

积分

实习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8505
发表于 2022-6-24 14:04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F言F语

为善必昌,为善不昌,必有余殃,殃尽必昌。为恶必殃,为恶不殃,必有余昌,昌尽必殃

——bf1/32

F言F语

一个真正行善的人,一定会昌盛。如果做了善事而没有得到好的果报,说明过去生中做了很多恶还在身上没有消除。等你的灾祸苦难全部结束,善恶完全抵消之后,肯定能得到福报,就一定会昌盛

——bf1/32

F言F语

如果做了很多善事而没有得到好的报应,这叫必有余殃。是因为前世一定有很多恶事至今还没有把它化解,所以才会有余殃

——bf1/32

F言F语

如果一个人做了很多坏事没有遭殃没有报应没有恶报,一定是前世所积存的善事福德在身上,所以还没有得到报应。如果报应到了一定会遭殃“为恶必殃”

——bf1/32

F言F语

为非做歹、杀人放火,为什么他会生活得那么好?说明他以前或他的祖先,或他的前世有很多善缘善果,这个善缘多于现在的恶缘,所以他不会遭殃,但是善尽必殃

——bf1/32

F言F语

一个人要常生欢喜心。要用智慧战胜自己的烦恼,战胜自己的不开心,战胜自己的困难,所以要常生欢喜心。一个人要常生比下有余的欢喜心,就是要在心里铸造一个好的缘,一团和气,好的气场

——bf1/32

F言F语

一个人要常生惭愧心,常生惭愧心能使你进步。要学会和好的比,比比就会生惭愧心。永远要记住不要把别人做的善与自己对照起来。如:别人好那就是说我不好,这叫杂念私心

——bf1/32

F言F语

一个人要常生慈悲心。有慈悲心就能产生智慧。慈就是给别人快乐,悲就是消除别人的痛苦。时常关怀别人,处处为别人着想,就是慈悲心。慈悲心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就是待人和蔼,不发脾气

——bf1/32

F言F语

憎恨心是可怕的,因为它可以使从前的善行和修养化为灰烬,而且给你带来无数的烦恼和不安宁。所以说:“一把无明火,功德尽成灰”,“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”

——bf1/32

F言F语

今世所受的一切都是前世种下的因,所以在消旧业时只能随缘,在随缘时要学会随善缘,化解恶缘。修行一定不可再造新的罪业,不然变成旧业未消,又增新业,未来世将更辛苦,甚至会一直堕落下去

——bf1/32

F言F语

修心实际上不是单一的修心,是要广泛结缘,如果没有缘就助长不了你的修心

——bf1/32

关于佛言佛语、《白話F法》的学习方法

Wenda20200508   37:06 

女听众:最近博客《解答来信疑惑(三百八十一)》刊登了《白話F法》增消业障规律章程,很法喜。看了之后,大家就有一个概念以后要怎么去学习《白話F法》。关于学习《白話F法》的方法,开示里提到:认真读诵,互动答题,分享或者串联分享佛言佛语。平常除此之外,有些同修喜欢背诵佛言佛语,或者写《白話F法》的笔记,这两个方面能否请师父给我们开示一下?

T长答:都很好。佛言佛语,你把它背出来最好,背出来你智慧无穷,还能度人(嗯)写下来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记住。所以都是同一个目标(串联分享佛言佛语,对境自修案例成功,使人受益,减五分业障,增三分智慧。师父,如果让更多的人受益,是不是自己会更多地减业障和增智慧?》对啊,绝对的。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心灵净土

GMT+8, 2025-8-2 20:42 , Processed in 4.894553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心灵净土 X3.4

© 2001-2020 心灵净土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